艺术之于我

艺术之于我
LuoPing
我打算画画了。
但我怕。怕其实自己不是这块料,没有涌动的激情和灵感,没有高妙的表达技巧,会在这海里干涸而死。
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:拿擅长的谋食。因为人们热爱的事,往往是因为对它不擅长,就越发有仰望着要去攀一攀的心态,越是常这样想,就越是会走上“爱”的道路。
爱又不擅长,还拿去谋食,这第二怕,就是怕养不活自己,或口袋一吃紧,便只为着养活自己,而做出许多讨好的作品。不愿拿心爱的与钱挂钩,去耍滑头,这层洁癖倒还是再次的了。
还怕热爱的事,与每天二十四小时一结合,会幸福到不能喘息。
当然也怕即使自己有激情、灵感、高妙的技巧,最终也将之弄成了家常便饭。
看来,我是对艺术,对美,对去从事与之相关工作有了不小的误解,因为这就像是要将才学会游泳的我扔进大海,让我没有岸可靠地、用余生不停息地创作。
这既苦又枯燥,还毫无保障,绝不是一般人能过的生活,难道这就叫为艺术而献身?

好在,画画的人,和看画的人,是不太一样的。上文讲的是前者,那么后者是不是要好些?
我好奇。画派的诞生、新技法的出现,分别和哪些现实环境、绘画材质以及画家经历、心境有关?伟大的作品是由哪些机缘造就出的?审美标准经历 了哪些演变?这标准是在进化、进步吗?对美的欣赏、鉴赏是不是没有止境的?如何发现不同画法、材质的局限?如何突破这些局限?重复自我,还叫创造吗?艺 术、美能高蹈于机器时代吗?能高蹈于不断以几何倍数成熟的计算机、网络时代吗?那些不断抛下前一个自我的人,如达•芬奇;那些让最本真的灵魂突破泥巴站在 大众面前的人,如罗丹;那些只画出上帝一只手、一根伸出的指头,就能让人伏倒在宗教面前的人,如米开朗琪罗;那些用笔做画,却像用铲子在刨内心的人,如凡 •高……难道是所谓的上帝捉住了他们的手在创作?……
还有,日本画与中国画,何以前者在西方更有影响?中国国画要进入世界,是只能走水彩类的路子吗?中国现当代油画在西方成功,能否去掉政治的 成分?中国画家创作的状况是怎样的?有“躲在小楼成一统”吗?若是瞎子摸象似的临摹西方某位大师,只见表未见神的,是好的创作吗?健康的创作氛围、评论氛 围如何创设?如何打通中西方艺术的通道?……

我想要把这些问题都一一弄明白,不是看几部现成的中外教科书,囫囵吞下一堆术语,而是用自己的钻研的法子去弄明白。有些问题早已有人解答了,但也许没有说服我,我愿意再去弄明白。

我需要时间,相对独立、完整的时间,心无旁骛地做这些事情:表达那些涌动着的、不吐不快的东西;弄明白一些艺术的道理。
一张一张地画,一个一个地弄明白。
用四十岁之后的人生,就做这一件事了。

留下评论